民国期间,中国茶史上发生了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,这就是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创立了中国第一家茶叶科研机构,以研究和拓展祁红为主旨的祁门茶叶改良场。
如果说,徽州茶文化是一片大海,改良场则是灯塔,光辉照耀着大海,波光粼粼,鲜艳夺目;如果说,祁红是一艘航船,改良场则是风帆,引领着航船去乘风破浪。
中国首家茶叶科研机构设在祁门,于是一批泰斗式专家学者来到这里,无数巅峰之举从兹发轫,震古烁今,堪称绝版。
回顾当年,往事历历,感慨和崇敬油然而生,因为每一件都是故事。然而,留下更多的是文化,缔造出冠今绝古的祁红神话。
1915年的春天,祁门红茶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,行情看好、盛况空前的消息传至国内。国人为之一震,东方古国的产品首次亮相于国际舞台,就有如此效果,足以说明市场潜能巨大无比。然而,偏偏此时我国的茶叶外销形势正趋疲软,振兴华茶,时不我待,于是一大批爱国爱茶的要人学者实业家开始上下奔波,奔走呼号。鉴此,当时的北洋政府有心对祁红的生产技术、种植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良,决定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这项工作。机构就叫模范种茶场,地点选定坐落于皖南崇山峻岭中的祁门县平里村。
平里是一座山清水秀的村庄,闾江河穿村而过,北岸的平里和南岸的程村碣犹如两颗明蛛,镶嵌在阊江两岸。碧波荡漾的水面,倒映出四面的青山郁郁葱葱,整个村庄终年云飘雾绕,尤其在春季,乳雾缭绕,每一缕空气都清新湿润。有山有水,土地肥沃,加之又有一条阊江水路直通鄱阳、九江,交通便利,无疑是研究和改良祁红的最佳选址。从此,程村碣的码头日日繁忙,至今村口那片茂密的古树林傲然屹立,便是百年前历史的最好物证。
种茶场4月筹建,10月落成,首任场长叫陆潆。回忆那段岁月,他记忆犹新:“1915年,周志广继任部长。我一到部,周即称,昨经国务会议,决定由部自办祁门茶场。此事非请陆佥事兼任场长迅往领导茶校学生,刻期开办不可,并嘱即拟办法预算。我即准备祁门之行,筹定于最短时间,最少经费,树立科学化实验场,社会化种植模范,以启发茶农集体革新的基层力量。即函电祁门同学章人光等,就南河交通之平里村西所查勘的高低山场全部荒熟地,向章祠租用,并及时选收优种,另由部征集各产茶县种子,径寄祁场,始启程到户,购小箱罐用的锌片,造揉茶机用的零件,预备进山白造装茶的小箱、揉茶木机。抵祁门平里,已是初冬。场地包括平地低山高山,面积宽广,已由同学租就。当即垦荒造路,建设茶场,并租定茶号空房,准备明春收茶农鲜叶,直接制精茶输出,开中茶自来未有的创举。”
好一个“开中茶自来未有的创举”,雄心壮志,出手不凡。紧接着1915年冬,祁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喜获金奖,载誉归来,举国皆欢,茶人更为欣喜,因此又大大推进了茶场筹备进程。
1916年春,种茶场正式启动,陆场长感触尤深:“本场播种新茶,祁、浮、婺各县学生均来场动手操作,同时开办训练班,成立工作队。计播种分直播、点播、条播、选种及育种诸试验,粒数粒重试验,分栽时期试验,土壤肥料试验,造林防风与阴影试验,绿肥间作与耘草无问作试验。原有零星老茶树,则整理后,作中耕施肥修剪试验,采摘分留蘖、轮区试验。同时,照例的温度雨量记录亦特别认真……(除平里413亩丛植茶园外),计南乡择定谷口设立分场,上至双凤坑、塔坊、侯潭,下至贵溪、溶口、倒湖。西乡自历口、闪里、箬坑、高塘,成立培种分区二十。同时准备祁场制茶,自造小型揉捻机、喷雾发酵室、倡室内萎凋、冷式萎凋的红茶制法,改革日光制造的旧法。”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一年后种茶场的艰辛结出果实。“汀西省愿从本年起,照祁门场分区培种办法发展汀两红茶,成立浮梁、修水两分场,先后推广培种分区皖赣共18处。”
模范种茶场是中国茶叶史上的一大创新,她不仅“开中茶自来未有的创举”,在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方面开我国茶界实业之先河,尤其在以红茶为科研对象方面,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,对未来而言,这也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。
忠者未必尽如愿。正当种茶场甩开膀子准备大干的时候,形势变化,种茶场的命运也兴衰无常。1926年,迫于无奈,改良场停办。至1928年4月,改为省属,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二模范茶场,省派员保管了4个月,8月才恢复工作,又改名为安徽省立第二茶叶实验场。仅维持一年,到1929年2月’又归并于秋浦的省立第一茶叶实验场,再次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一模范茶场,但仅仅坚持了半年,又迫于形势而第二次停办……
1934年9月,为了振兴祁红,全国经济委员会实业部和安徽省政府决定合办改良场。首先增加经费,分经常费和实业费二种,分别由中央农场实验所、上海和汉口商检局、省建设厅,以及全国经济委员会负担。当年拨付经费近七万元,开支一半,节余一半,可谓是建场以来的最好日子。经费有保证,事业大发展,老茶园整理恢复,新茶园大量开辟,两年间在南路郭口开垦梯形茶园就达二百余亩,为茶农做出示范;开展栽培实验,无性繁殖扦插成功;理论培训喜人,《祁红怎样做法》、《祁红毛茶怎样复制》、《红茶怎样看法》,小册子通俗易懂,培训班使茶农大大受益。
同时来个大动作,将场部迁到县城,建房办厂,县南好大一片土地上,竖起了新式厂房,城西新添梯式条播茶园二百余亩。一道全新的景观横空出世,燕窝里林木掩映的楼房隐约可见,桃峰山梯形茶园绿韵盎然,古老的县城为之一振,靓丽一直延续到今天。
同时,在县城饶家坞宗祠开设卫生所,创祁门西医之始;在儒学前方家祠堂放映无声电影,也为先河之举,古老县城吹起了文明之风。
平里改成分场,实验机械制茶,以前无古人的胆识向近百年的制茶方式挑战。当年的茶师冯绍裘回忆此事,感慨万千:“1936至1937年,我调任祁门茶叶改良场任技术员,专搞祁红初精制实验工作。该场先后由日德购进大型红茶初制揉茶机和烘干机两种,以供机制红茶实验示范推广之用,提高祁红质量。
“第一年,祁门平里初制厂用台湾的大成式小型揉茶机和手拉百叶式烘干机,小量试制红茶,改脚踩为机揉,改竹笼烘为机烘,试制红毛茶四五千斤,经过筛分手拣,精制成成品茶,装箱运上海试销,把祁门茶商俗称西南乡祁红大王所产的王牌祁红压在后面,茶场夺得当年祁红的‘顶盘”上海茶商极为震动。
“第二年,试用德国克虏伯式大型揉茶机、筛分解块机、手推烘干机等各一台,大量生产机制红毛茶约二万斤,加工筛拣后分两大批运沪销售,大受外商欢迎,并说,‘这样机制的祁红有多少要多少”又获得一个‘顶盘’。祁门茶商对茶场试用机器大量生产时,曾有人大加反对,说‘机器制茶一定要沾染铁锈和机油气味,高温快速机烘的红茶得不到祁红特有的芳香(火候香),这些谬传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。
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腐朽,得不到及时推广。”
茶师的亲身所历表明,当年祁红加工技术的革新,重在两大突破,一是揉捻,二是烘干。从实验效果看,质量上乘,并为市场所认可,这在祁红发展史上,当为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。
改良场白1934年复兴后,中间虽一度也处境困难,但基本上能够维持。
尤其是1939年全国茶叶实行统销统购以后,改良场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、开展茶叶科研等方面,更做出了卓越贡献,在全国茶叶界影响极大。全国各地的业茶人士无不向往祁门,纷纷以出身改良场为荣,乃至改良场成为一种资格,一种品牌,“国内茶叶之技术机关,具久长历史者,实以本场为最(吴觉农语)”,改良场被称为“我国茶叶科技人员的摇篮”,在中国茶坛雄踞了至高无上的地位,同时在国际茶坛也产生影响,许多外国专家纷纷来此参观考察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30年代中期,先后就有日本著名茶叶专家山本亮博士、中英茶叶公司英籍顾问韦纯,以及苏联驻香港的茶叶专家等到过改良场。
茶人有情天不助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祁红外销受阻,形势急转直下。改良场无法开展工作,奉命进入保管时期,开始了最为艰难的历程。对于这段岁月,杭州老茶人陈观沧先生记忆犹新:“我初到平里茶场,深山冷岙,一片荒凉。职工告知,山区生活习惯特殊,日出前日落后,正是虎豹觅食活动之时,切忌外出。因此,每当晚餐后,上楼闭门,点灯看书。有一夜,猛兽果然光临住宅,场犬悲吠,惨叫一声,被猛兽叼去,窜出围墙,场人持棍刀察看,是金钱豹所叼走。我们有事,经常由平里去祁门总场,沿途均是崇山大岭,虎豹伤人,时有所闻。有一日,我随茶场数人同往祁门城,转过几个村落,进人大山冈,在山脚边,已有多人等候结伴过冈。有人告诫,结伴过冈以午时为好,山上茅草丛中,猛虎打盹,人近虎旁,只要屏气速行,可渡险关。
因此,我们效此法过关,屏气、轻步、疾行、眼亮、耳灵,一闻风吹草动,冷汗直冒,似有临生死搏斗关键时刻之感。”
面对如此艰难,茶人仍以坚守为天命,在场长胡浩川的带领下,以“个人不离场,工厂不荒废,茶园不生荒”自励,全场职工艰苦奋斗,一面自产经营,一面与茶农联营制茶,以茶养场,惨淡经营,一直坚持到新中国建立。
改良场的名称和体制经历了繁复的更迭:模范种植场、模范茶场、茶叶实验场、茶叶改良场。每一次变更,都是一次升华,看似无声,却是千言万语,看似普通平凡,其实是痛苦的蜕变。
1950年,改良场一分为二,一部分为祁门茶厂,一部分为祁门实验茶场。以后体制多次变动,现全称为“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”。
1l985年,研究所举办七十周年所庆纪念,所友云集,往事云集,成果云集,物是人非,沧海桑田。昔日的条播梯形茶园现已辟为祁门茶山公园,巍峨牌坊,当门耸立,山上石径亭阁被密林簇拥,茶风依依;当年总部现为县委大院,制茶工场、实验室、办公人楼旧址依稀,茶音袅袅。更令人怀念的足可亲可敬的老前辈,吴觉农、庄晚芳、胡浩川……
吴觉农,人称当代茶圣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,原名荣堂,青年时代就立志为振兴祖国农业而奋斗,故更名“觉农”。
1932年,祁门茶叶改良场陷于困顿,“当时的祁场,久经停顿,且历经兵乱,茶园荒芜,制茶厂房用具也一无所有,场址又在南乡平里,地处偏僻,交通很不方便,米盐也缺乏”。在这存亡绝续的关头,其时主持上海商检局茶叶出口检验工作的吴觉农,积极向主管的安徽省建设厅呼吁,要求振兴,并拟出良策,拿出经费,给予支持。安徽省建设厅则力邀他担任场长。吴先生为支持祁红发展,毅然应允,于是只身一人来到祁门。
吴先生到任,首先开展“茶园之复兴与创新”工作。他针对茶园“七长八短,参差悬殊”的现状,进行剪枝实验,同时选择地势开阔的郭口垦辟新式茶园,“告成之后,不但在本场事业,作伟大之基础,即安徽,甚至全国茶树移培之合理化、科学化,亦将以此为起点”。成功后,他又着手改革制茶工艺,专门购进机械,大胆设想将沿袭了近百年的手工制茶改为机器制茶,并大获成功。
先生尚以振兴中国茶业为己任,改良场正是他实施抱负的好机会。在他的主持下,场里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调查:栽培、制茶、成本,祁门、婺源、太平,以及宣城、六安、霍山,均是他们的调查范围,最终写出《祁门之茶业》、《中国茶业复兴计划》的宏编巨著。
“祁门红茶,品质超绝,为世界冠。
乃以经营之不合理,以致成本特大”。
“补救要图,除倡导茶户起为合作之组织,使其自有茶叶,自为精制,自为运输之外,绝无其他避免剥削之道可走”。从此,祁门平里茶叶运销合作社开始起步,“所有资金用费,概由本场垫付,计达三千佘元之巨。收买、制造、运出、售卖,悉由本场经手主持”。由此带动后来全县的合作社风起云涌,茶农获利,祁红中兴,改良场转机,为中国茶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。
1934年,吴觉农出国考察,接任场长职务的是另一位茶人胡浩川。胡浩川,生于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,原名本瀚,六安县张家店胡家湾人。早年就读于浙江杭州甲种农校(浙农大前身),后去日本留学专攻茶业。从1934年10月至1949年12月,计任祁门茶叶改良场场长15年,期间抗战八年、解放战争三年,正是改良场最为艰难时期,胡先生以“个人不离场,工厂不空废,茶园不生荒”白励,带领耳只工惨淡经营,写下了中国茶史上最为难忘的一章。
浩川先生原为上海商检局茶检室技师,经吴觉农推荐,他“离开繁华大上海,孑然一身,来到祁门。当时的祁门平里,道途梗塞,地方不靖,一夕数忧,草木皆兵,米盐无着,日恒三粥,且为淡食”,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,胡先生带领员工艰苦奋斗,顽强拼搏,创造出非凡的业绩。
科技研究方面:对茶树育种、栽培管理、鲜叶分析、采摘加工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,形成一大批科研报告刊发于世,其中较著名的有《祁门之茶业》、《皖南茶业概况》、《浙皖新安江流域之茶业》等,并培养茶叶专业人才近百人。
示范种茶制茶方面:开展梯田条植,在县西桃峰山建成条播茶园几百亩,为祁城增添一道独具特色的茶乡风景。为摒弃祁红不卫生的制法,购进外国机械,进行机械制茶新实验,并获成功,完成了祁红加工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。
茶业体制改革方面:将改良场从平里迁至祁门县城,协同组织红茶统一运销,积极推行茶叶合作社,至1940年全县发展到71社,社员三千余人,产量近占全县的四分之一,价格创下最高纪录。抗战胜利后,承担联合国善后总署安徽分署任务,成立复兴茶园工作站,提供贷款,发放茶苗和赈济面粉,范围涉及整个徽州以及东至等地。
宣传祁红方面:由胡先生亲自执笔,以祁红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加工工艺为内容,写出《祁门红茶》剧本,于1949年建国前夕演出,盛况空前,影响深远。
与吴觉农、胡浩川先生同时在祁门从事茶叶科研的还有一位泰斗式茶人,他叫庄晚芳。
庄晚芳是著名的茶学家,生于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又名庄骥、庄友,号茗叟、挽风,福建惠安人。先生终生从事茶叶事业,起步之地则是徽州祁门。
1933年,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成立,决定从祁红茶区开始改革茶叶栽培和制作技术。为此改良场面向全国招收大学毕业生开展工作,时年二十六岁的庄先生当年正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,带着为茶叶献身的志向,应聘来到祁红茶区。
庄先生凭着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功底,很快在同来的学生中脱颖而出,成为业务骨干。他所在的研究组,是专搞茶树栽培研究的,相对于制茶研究,这无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。
先生不为所累,爬山头,钻茶棵,种茶栽苗,与茶农打成一片,不出两年便成了茶树栽培方面的技术权威,并同胡浩川等大师一道登台授课,为后来成为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改良场迁至县城,先生被委以重任,负责城西桃峰山的茶园开垦项目,为此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,克服重重阻力,力促项目开工。虽然后来先牛因故离开祁门,然而桃峰山的茶园永远留下了他的业绩。先生当年踏勘的桃峰山,如今已耸立起一座洁白如玉的采茶女的塑像,那是茶乡人对先生乃至所有大师级茶人的答谢。
改良场已成历史,先哲汗水和血水,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伟业。这是茶叶自身的引力,更是茶人痴迷于茶的张力,是多少苛细的重负才裂变成一个个荣耀的光环,只有似水流年的光阴知道。
提示:请认准祁门红茶官网,立即购买>>
老侯手机和微信:13955960961(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送野生祁门红茶试饮装)本文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。
上一篇:祁山红茶浴火难重生
下一篇:祁门红茶品牌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